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2|回复: 0

    僰人与悬棺:一部厚重的文化史诗(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7 23: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七星山 于 2011-7-17 23:58 编辑

    僰人与悬棺:一部厚重的文化史诗(四)


    从后面乘虚而上,直扑五都都、四都都,沿途采用火攻。副总兵郭成和指挥吴鲸,也相继举火猛攻,僰将阿欧、阿当等鉴于寡不敌众,悬殊过大,乃放弃四个都都山,集中力量保大都都山,以待援兵。


    明军仍采用火攻方式,集中300人强攻。僰人寨门,多系木栅,更因四周林茂,一点就燃,火光熊熊,烈熖冲天,正在危急时,忽然雷雨大作,僰军趁机抢修栅墙,这时,印耙山1000余名僰兵赶来支援,但被刘显伏兵消灭于船船石渡口,刘显又派兵扎营石碑乡飞龙村观音岩一带,凭险势阻挡来援之僰人,使阿墨完全陷于援绝势孤的境地,僰兵面对强敌,仍然浴血奋斗。第5日明军发起总攻,损失惨重,但僰兵终因势单力薄而全军覆没。将领阿欧、阿当、阿瓦、阿桂等被擒,阿墨当场斩首,都都寨失守。


    ③血洗九丝山


    九丝山座落在现在的兴文县九丝城镇背后,山高坡陡,四周岩悬壁峭,山上林深涧阔,荒草掩径,地形险恶,山顶甚为宽敞,相传要用九两蚕丝连接起来才能绕山一周(即言其大),故名九丝山。


    九丝山是僰人的王城所在地,粮多兵精,工事坚固,易守难攻,为僰人部落总首领阿大王的王宫。有大寨门、小寨门、大王仓库、西关口等,处处都是重兵把守,岩边四周多挖有战壕,且防卫森严,由阿大王、阿二王、阿三王(民间又说阿三王是女的,称阿三妹)镇守,驻僰兵五万余,三王均懂打仗,惯攻战,强弓弩,坚守其上,广积粮食、兵器。见凌霄、都都先后失守,倍感惊慌,更加加强固守,险关隘口,垒以矢石,昼夜防范。


    万历元年七月,刘显进兵建武城,策划进取九丝山。任命右布政史罗瑶,左布政史冯成能,参议沈伯龙、杨一柱、佥事罗向晨,派兵凿通趱滩、沐滩水道,将粮食由南广运至建武。派曾可耕等6人,知县8人,武举2人,监生2人随同押运粮草。刘显还命令曹将军带一支部队3000余人,在今珙县曹营乡扎下营寨(这就是现在曹营乡的来历)作为策应,以阻击洛表、沐爱、高县、筠连方向的僰人援军。刘显在建武稍事休整,操练人马,同时发动宣传攻势,布告僰人,“刘显是有名的大将,用兵如神,与戚继光同破倭寇,名闻中外,今以大兵14万之众,连破凌霄都都两寨,如拨雏壳,现大兵在此,你们逃得脱吗?”“若能事先降我者,可以不死”……这个通告很起作用,一些僰将领感到压力太大,但仍观望不决,只有游兵散卒乞降者2300多人。刘显军攻了一个多月,也未攻下九丝山。


    八月,刘显下令在各地招募地方上那些无赖、泼皮、有恶习的青壮年入伍,组成敢死队。这时,清剿下罗、上罗的明军也返回来了,刘显命副总兵郭成、张泽、大将韩似甫、任继祖、安大朝各领兵2万,以行营副使李江监督诸军事。安大朝引军入黑帽口,郭成所部出印耙山,绕西截断吕郜、乌蒙、边峨等几条退路;张泽军出谷口,至南以挡住芒部、越西;韩似甫军从东北截断九丝山的退路,以及截断其粮草和物资供应,使其无法脱逃,西北与刘显军会合。五路大军,环环紧扣,相互呼应,互相配合,到达九丝山下,出兵与僰军鏖战,僰兵不敌,破十余栅。僰兵退守九丝两壁间,聚集强弓硬弩,待明军进攻时,则万箭齐发,明军伤亡惨重。时九丝一带多淫雨瘴雾,一月来双方仍相持不下。


    九月,刘显召集各路将领研究军事,训责奢效忠、陇清曰:“前以10000卒,3日破凌霄,5日破都都寨,今为何50000人马,连月不克一九丝山,何哉?”奢效忠等无言以答。刘显命令奢效忠、陇清限期半月攻下九丝城。奢效忠从他和陇清的队伍中选了1000人,加上招募来的恶习、泼皮等,腰缠绳索,带上腰刀,作为攻山先锋。


    正在这时正巧有间谍来报,九月九日是僰人的赛神节,僰人可能放假庆祝,于是刘显命令各部前3天暂缓攻城,以便给僰人造成明军等待天晴,一时还不会攻山的错觉。僰人果然见明军没有动静,又是雾雨淋淋,以为明军不会攻城,遂传令宰杀牛羊,大排筵席,祭奠赛神祈求神保佑他们取得胜利,把唯一希望寄托在了神的身上。


    僰人本性喜欢酗酒,明军初攻山时,曾发布了不准喝酒的禁令。而今为了祈求赛神的保佑,禁令一开,个个开怀畅饮,仿佛看到了神保佑他们很快会取得胜利,把军纪和性命早已置之脑后。刘显令诸将,出其不意,于九月九日夜晚子时,由奢效忠、陇清率敢死队1000人登山攀援而上,以夜色雾气为掩护,取道闯关,天亮时到达九丝山城门前,乘其不备,将守门军全部斩首,破关而入,诸军随后急进,从早晨到中午,僰人拼死抵抗,其精锐力量数千人全部战死,僰军大败。


    明军乘机放火烧毁城中的房屋和物资,一时火焰冲天,明军见人就杀,僰人四散逃命,为了不受明军凌辱,有的跳火、跳岩自杀,死者愈万数以上;阿大、阿二、方三见大势已去,弃城而逃。刘显命令明军搜查追剿,当天下午,阿大王在建武玉屏墩背后鸡冠岭上被郭成捕获;方三被郭成斩首于母猪寨;阿二逃至贵州大盘口也被抓获斩首。我2005年春天登上九丝城,凭吊断壁残垣,在僰人的王庭粮仓被焚烧的地方,刨了一把糊米化石带回来。想到一方霸主就这样消失了,不免悲从中来,人世间沧海桑田谁又说得清呢?


    民间传说九丝城失陷是由于曾省吾门下有一个门生叫白鹤,此公饱读诗书,又风流儒雅,一表人才。白鹤用计混上九丝山,骗取了阿大王妹妹的爱情,作为内奸把明军引上山去的……这出卖爱情的白鹤后来死在阿三妹刀下。


    九丝山攻下后,刘显分兵进剿小股和散居僰人,在今洛表麻糖坝、筠连的沐爱和川滇交界处,抓获僰人上千人,大部分僰人被杀死在洛表镇的刺骨包(今洛表仓库一带),尸体掩埋于今洛表中学旁,后人称这里为“百骨堆”。据《平蛮碑》记载:冬十月就擒诸蛮,战斗结束。


    刘显自3月领兵以来,攻破僰人寨堡60余个,擒获僰人寨主36人,俘斩僰人4600多人,招降2300多人,因城破跳岩、跳火自杀未计,拓地400余里,获诸葛铜鼓93面。一些侥幸逃脱的僰人,也得隐姓埋名,融入到当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去了,不敢承认自己是僰人,僰人的历史,从此结束。

    曾省吾仍不死心,写了“平蛮后十事疏”上奏朝廷。其中有改戎县为兴文县,取偃武修文之义,建城垣,城制周长900丈,开3门,内设总兵、兵备道衙门、同知府馆、守御千户,坐营公署,盖营房1200间,移守御,建泸州卫(今兴文县城)中前二所,每所1200官兵,并守御建武千户所,扼要害,选精兵17600名,分守各要隘。


    另外还在建武为曾省吾建宗祠,叫“崇报祠”。为祭祀九丝阵亡将领,清朝改为“文庙”。在建武和九丝山为总兵刘显建宗祠,叫“刘将祠”并立碑。现在建武街上还保存有曾省吾撰写的《宗功小记》碑,任潮撰书的《平蛮碑记》、国史馆修撰富顺人李长春撰写的《平蛮碑记》、潼关兵备道宜宾周爻撰书的《平蛮颂》、《戎平并序碑》、《修建武城记碑》。明统治者还在宜宾市城区中心地段竖立平蛮碑,所在的街道人称为“平蛮街”,街旁两个巷子分别为“大碑巷”、“小碑巷”。孙中山缔造中华民国,推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为纪念僰人,将“平蛮街”更名为“都掌街”(掌长街)。由于书写方便,慢慢地人们就把都掌街,写作都长(zhǎng)街,长是多音字,后来就叫成了都长(cháng)街,即现在的“都长街”。


    10、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简介:僰人很早就具备了相当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蜀国涪陵人寡妇“清”,就是靠雇佣僰僮为其炼朱砂所获得的巨万资财,帮助秦始皇完成一统霸业的,始皇帝为了纪念他的大恩人,为她修筑了“怀清台”;相传西汉时临邛富商卓王孙,家有3000青壮年僰人家奴,为他煮盐炼铁,种地酿酒,从而“家资巨万,富傲王侯”,成了名噪一时的蜀中首富。殊不知充当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与蜀中美女卓文君忠贞爱情见证的《凤求凰》酒,就是由僰人酿制出来的。西汉使者张骞远在西域(印度)也见到了僰人生产的竹工艺品,意外地吃到僰人制作的蒟酱时赞不绝口。


    僰人的政治体系演进的是原始的雏形,大体经历了酋长──寨主──管事;大王(酋长)──小王(分封王)──寨头──头人等形式,珙县的下罗乡僰人曾在那里建过老堡寨,石碑乡有都都寨,兴文县的建武古街过去叫内官寨筠连、屏山县也的地名也有很带“堡”、“寨”的……僰人以拥有铜鼓的数量代表财富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隋书·地理志》载:“自岭南二十余郡……诸僚(僰人)以铸铜为大鼓”。明将刘显带兵攻下九丝山后,“……,阿大泣曰: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鼓山巅,群蛮毕集,今已矣。鼓失,则蛮运终矣”。僰人的铜鼓除了用作炊器、礼器、乐器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相当于中原朝廷的传国玉玺,是权力的象征,是财富的象征。组织体系内部以铜鼓少的服从铜鼓多的,没有铜鼓的就为庶民。


    僰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的民间歌舞和口头文学艺术比较发达。具有能歌善舞的天赋,他们的歌舞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夏则龙星见而始雩,以壬日祠灵于东南”。这就是说当龙星出现的时候到了壬辰这一天,人们就要集聚在东南方供奉炎帝的地方,举行“乐于赤帝”的大型歌舞仪式。他们还常常化妆跳神求雨、赛神等大型歌舞活动。在珙县麻糖坝的岩壁上有两幅形如正在跳舞的僰人岩画,舞姿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猜测可能是宴请宾客,欢度节日时的狂欢场面的写照。


    (来源:禁止外链   该文作者不祥,若有朋友知道请告知,尽快注明作者名称)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