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武德乡中心校 吴德强 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班级日常工作的组织者,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班主任老师相比于一般老师更为辛苦,工作更多,更具体,更细致,更麻烦;由于班级的各种锁事较多,班主任老师要去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要去处理班级的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对于班主任的辛勤工作我个人深表尊重也十分的理解。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怎样从这么多的锁事当中跳出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是一个有效率,有能力的班主任的具体体现。但是从班级管理的锁事中跳出来并不是对班级工作放之不理,而是怎样使自己站在高处,站在这些锁事之外。我们常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等都可用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之中。如果一个班主任老师被缠在了班级的一些纷繁的锁事中去的话,那么他就不能清楚的判断和分析出自己班级出了什么问题。老是为了解决班上的一些小事而烦心,越是这样这个班级的各个方面就会越来越糟。而且班上的事情也会源源不断。渐渐的就会使班主任老师对这个班级丧失信心以至于放任其发展。 根据我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班级管理工作须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入手: 一、摸底 接手一个班级后摸底是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先不必大刀阔斧实行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而是对班级的各种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在摸底中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班上的两级学生 所谓摸清班上的两级学生就是摸清班上的纪律问题学生和学习问题学生以及班上的学习优生和有突出管理能力的学生。这样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工作,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在摸底中可以不予分析但必须要加以了解。因为中间层的学生浮动性较大,有可能会向两级转化。 2、摸清班级的纪律状况和学习风气 摸清班级的纪律状况和学习风气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他为班级管理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使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得以明确。 3、摸清班级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 学生尤其是两级学生的各种表现往往与他的家庭情况家庭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一方面在摸清了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在这些同学在校出现的状况时便于与其家里联系。 二、班级工作的开展 在摸清班级的各种情况后随即就要开展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针对对班级各种情况的了解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工作的开展中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班级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须充分的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充分的并重学生。只有体现出了制度的人性化,和合理性学生才容易遵守,乐于去遵守,勇于去维护这个制度。 2、敢用、善用和慎用班上的两级学生兼顾班上的中间层学生 对于班上的两级学生可能是相互交错的。如:有很多纪律问题学生可能其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比较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敢用,但要多注意多引导。引导好了他可能是你在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如果用不好他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要善用和慎用。 3、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优秀的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班主任老师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团结并带领全班同学不断前进。 首先,班干部的选择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使有能力的学生得以充分的发挥。 其次,在选拔班干部时,既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又要从本班的实际出发。 另外在班干部的配置上我个人认为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但在具体人数比例上可根据班级实际自行作出调整。 4、班委会和班务会的召开 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总结,并从总结中不断的去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而总结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需要去了解实情,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各班可每周召开一次班委会和班务会。这样更利于班级工作的总结,能及时的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以便于对不足的工作加以补充,同时又拉近了班主任老师与班委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5、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升华,能让老师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老师要注意和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两级学生。 总之一个班级的管理并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班学生的事,让学生管理学生让良好的班级舆论去管理学生是最好的。班主任老师只是在学生的整个管理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只有善于发动学生去管理学生,班主任老师才能不会被班级的锁事缠身,作一个快乐的班主任,作一个轻松的班主任,才能使一个班级成为一个和谐团结具有良好班级舆论的一个班级。 以上的看法十分片面,还有许多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师加以指证。 禁止外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