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1|回复: 0

    [教育理论] 浅析落后地区农村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8 13: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2-4-8 13:51 编辑

     筠连县塘坝乡中心校原校长 李加林
      2009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但是,当前农村,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现将自己在调查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做出一些思考,浅析如下。
      一、当前落后地区农村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观念与当前发展脱节,教育管理依然官本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办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在教学管理上表现为:管理规章陈腐、老套。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僵硬化的教条约束教师,用官僚式的管理控制人身,用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材教法套路、模式去规定上课步骤、备课环节以及如何命题、如何考试。一线教师作为教学中生态化、动态化、最活跃的资源被漠视了,教学思想被禁锢,教学创造性受到限制。由于官本位的教学观念,民主理性在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缺乏被呵护成长的氛围,更缺乏促进其茁壮成熟的土壤。在教学管理中同样如此,几乎所有的规章制度都突出强调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未能统筹兼顾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讲义务多,讲权利少,讲服从多,讲自主性少,这种不良习气又被受到僵化呆滞管理的教师不自觉的复制,运用于学生身上,教学民主难以实现。
      (二)工作强度难以承受,身心健康受损。
      教师工作强度极大,每周一般都在16节课左右,一部分教师周课时达到28节课以上,遇上考试阅卷更是超负荷运行,身心健康受损严重。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早六晚十”,食宿在校,一日甚至一周不出校门的工作状态,每天除了备、讲、批、辅、练、考等常规工作外,班主任老师、值周教师还要负责安全工作、管理学生饮食起居甚至上门家访等。本来用以休息的寒暑假时间被各种补课、业务培训、观摩交流、大小会议等挤占;平时还要写论文、上示范课、辅导课、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为了评职称,教师还不得不通过各类考试、职称培训、法律法规和时政形势教育学习、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相当比例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以致长期带病上课。
      (三)教学评价功利性突出,竞争机制有失公正。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教学活动的绩效,本应全面、客观、细致,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兼顾,定量和定性评价的结合。但实际运作中,功利性突出,评价随意性大,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往往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多样性问题同一化衡量。特别是行政干预、人为的感情好恶等损害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此外,在职称评定、职务任用、荣誉授予、岗位安排、津贴发放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公正的、透明的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牵涉到思想观念层面的、管理组织层面的,涉及到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实施者,广大教师、家长和广泛的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需要总体把握,具体应对,逐步推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实际依法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学习新的理念,缓解教师压力,营造和谐氛围。
      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政策法规,用外出观摩或与发达地区学校结对帮扶、人员交流等办法,不断充实新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探索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尊重教师服务教师的观念,有能力的给平台,有成绩的给荣誉,有困难的给关怀,通过多种途径为教师创设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定期对教师进行体格检查,使各种病症早发现早治疗;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指导,帮助教师释放心理压力学会自我调适,使教师能以乐观愉悦的心态,在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下、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强调研促沟通,依法科学决策,突出民主管理。
      教育管理者要听取教师呼声,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公布民意信箱、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开展来信来访接待,主动家访和上门查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公布并限期整改;及时听取并公开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从而保证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监督指导作用;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作用;建立领导年度述职和群众民主评议的制度,由教师大会无记名投票审议通过领导的述职报告,真正赋予教师说话的权利;建立公示制度,探索民主透明的管理机制;实行问责制度。通过真正的民主监督来保障广大教师的权益,确保教学管理依法进行。建立教师权益法律援助制度。教师可以拒绝执行违反法规的工作安排,对有劳动争议的情况实行法律途径解决或劳动仲裁,以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
      (三)结合发展实际,健全长效机制,体现人文关怀。
      探索科学、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规范评议程序,细化评价规则,强化刚性条件,弱化弹性因素,变单向的鉴定性评价为交互式上下评价,并允许教师对评价结论进行辩解、申诉,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对于在教学岗位上真正付出辛劳的教师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骨干和优秀教师申报、学历提高、参与教科研等方面给以奖励,从而在教育界奖优罚劣、匡扶正气。教育肩挑着民族振兴的未来,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有科学的、人性化的、能够激励创新的管理机制,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努力改进这些问题,以促进教育和谐进步。

    《宜宾晚报》禁止外链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