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云古关风萧萧
◆何卡林
蕉村,因一部英雄史诗而声名远扬的川南重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沃野上,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秦“五尺道”纵贯全境,由此通向祖国西南远方。古道上,关塞重重,由滇入川进出宜宾四大关口之一的凌云关,就巍然屹立在乌蒙余脉的崇山峻岭之间。
在冬日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朋友们来到蕉村,冒着萧瑟的寒风,沿着这条千年古道登上了高高的凌云古关。
凌云关位于高县裕丰村与筠连犀牛村交界的山坳上,当地又名御风亭。历经千年萧萧风雨,今天的古关只剩下四堵厚实的石砌残壁,以及关卡南北三道高大的门洞。登上斑驳沧桑的关墙举目眺望:重峦叠嶂,群峰巍峨,青山葱郁,我不由得感叹先人选址关塞的智慧与高明。
这日天气晴好,但站在这高高的山口上,仍觉得凉风飕飕,寒气逼人。我沿着一个个深嵌在青石中的马蹄印慢慢前行,思绪穿越时空,隐约间,仿佛又有一队队负重马队踏着清脆的铃声从山下慢慢走来;仿佛又有无数冒险家和勇敢者身负着沉重的货囊,迈着沉重的步履,气喘吁吁地擦肩而过。我想,不知当年这些节风沐雨的匆匆过客来到这雄关之下时,仰望着这高高的关楼是何等的心境:想必驻足犀牛坝的远客也许更多的是幸喜,幸喜漫长的旅程即将结束,叙州府就在眼前;来到裕丰坝的商旅可能更多的是唉叹,唉叹关山难越,前程茫茫。今天,我悠闲地徜徉在这古关上,心头翻滚的则更多是好奇与惊诧,感叹与疑惑。
有资料记载,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命蜀郡太守主持修建通往西南的僰道,因工程艰巨,仅从成都修到宜宾。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西南的统治,下令在原川滇便道基础上续修国道,并把路面拓宽至五尺,史称“五尺道”。这条古国道在宜宾分两路入滇:一条由金沙江转关河而上,经横江到盐津;一条由南广河逆流而上,经石门关、凌云关、筠连到盐津汇合,再穿越豆沙关天堑,一路向南,过昭通、曲靖,直至东南亚广大地区。
这条贵为国道的石径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绵延千里,穿越悬崖峭壁,工程巨大而艰险。因此,史学界将此道与阿房宫、秦长城、始皇陵、灵渠、秦直道、秦弛道一起,并称“秦朝七大工程。”汉唐以来,历数王朝不断地维修拓展,此道终于成为古代西南方向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于是,声声铜铃在这崎岖的五尺道上响彻千年,盐巴、丝绸、铁制农具等生产生活物资通过这凌云关运往云南;茶叶、火腿以及缅泰珠宝、首饰、香料等奢侈品,经此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中原。
站在这一古老的关塞上,我感叹,感叹祖先不断开拓的勇气,感息这古道上不知挥洒下了多少汗水与血泪。蜀滇之道难修,但历代帝王们除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统治,为了商贸的往来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近年来,科学家们用高科技手段对大量的出土青铜器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西安秦陵兵马坑的青铜兵器;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祭器;殷墟五号墓的青铜礼器里,其同位素含量居然与云南东川的铜,个旧的铝锡等基本一致。而今,云南会泽仍以“铜钱之都”为耀,因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铜钱多在会泽铸造。于是,专家们认为:中原、成都平原的青铜材料多出于云南。那么,这些数量惊人的贵金属又是怎样运输的呢?恐怕除了从云南经五尺道运往宜宾,再通过岷江运往川西平原;通过长江、大运河水道运往中原之外,可能再无更好的通道了。如此说来,千百年来,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从凌云关通过的货物中,铜、锡、铝等贵重金属的数量一定巨大。
有大量的物资从这古关通过,税赋有了来源;加之频发的兵祸也需要防范,于是,这凌云关顺势诞生。
多少年来,在这偏僻的弹丸之地,因古关而繁华。不难想象,当年在这凌云关下,一定是客栈、马店林立。马帮、客商们结束了一天的旅途劳累,在一个个矮小的马店里住了下来。他们聚在一起讲述着一路上见到的奇闻异事,谈笑风生;从酒肆里买来美酒尽情畅饮,消除疲劳。他们在夜色中憧憬着日出,伴着叮叮当当的铜铃声又开始一天的旅程。就这样,多种文化在这小小的蕉村交融,三教九流在这里有了生存的空间,“袍哥”组织因此壮大起来。夜色降临,收关了,赋税官员们滴滴哒哒的算盘声又从那关楼里传来,一直传到府衙,传到遥远的京城。
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地,古关沉寂了。50年前,川云中路的贯通,这凌云关从历史的天空中慢慢地淡出,几近消失。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对古关的保护已得到了重视。2010年,由中国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考古专家组成的秦“五尺道”考古探险考察团,对川滇交界的古道、古关、古城墙等进行了综合考古。专家们认为:凌云关建毁多次,现在的古关为明代建筑,就其保存程度可堪称“宜宾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关”。他们还认为,此关对研究古代地方政府对道路的管理很有价值,是古代山区道路设计选线修筑的典范工程。在专家们的促进下,2013年,凌云关已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被一起列为当地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与五尺道相关的五处遗迹。
那天,当我们沿着那条跨越古关的乡村公路艰难地前行时,水泥路面正在铺设。眼看公路正一步步逼近古关遗址,公路突然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转向改道上山去了。
同行的当地村民说,在公路修建时,公路最初选址原本是要从古关经过的,但经过文物保护专家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商,最后做出了“公路改道,决不容许公路从文物古迹上经过”的决定,于是,这千年古关终于免遭一劫。大家听后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一路的交流中,蕉村镇的一位领导又高兴地告诉我们说,宜昭高速公路将从蕉村坝子穿过,并要开出一个口子来。
对此,镇政府正在思考着发展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计划将这凌云古关与镇内的惠泽水库、草莽英雄洞、青云茶园、顶鼓山一并综合开发,纵横古今,融合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打造出一个风光更加旖旎的蕉村来。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历经千年萧萧风雨的古老关塞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到那时,关前传来的不再是叮叮咚咚的铜铃响,而是咔咔嚓嚓相机声。
作者:何卡林 来源:高县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