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Laa 于 2016-2-24 15:15 编辑
儒家的教化治国理念和基层社会 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在中国古代,甚至到了民国时期,治理国家都提倡对民众进行教化,而不像当今(而且当今已经是“五、四”提倡“科学”、”民主”已经近百年)是提对民众进行“管理(制)”。清朝末年沐爱的平宗元在山东做县官,因为清廉公正,离任时百姓给他送“万民伞”,题词是“教化万民”;民国前期罗玉葱作“叙南剿匪大队长”时,生擒全部盘踞风洞地区打家劫舍的一百多个“大刀队”成员、全部教育释放,使匪徒们感恩戴德。他娶大儿媳妇时,“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兼“叙南保安司令”冷寅东(熏南)给他送的贺匾匾文“诲气囹圄”。总之,当时表彰某人的政绩,并非表彰他会“管”,而是表彰他会“教”;当然,会“教”、必然要“以身作则”,要“为民表率”。阶级社会的士大夫阶层对待民众是如此,遗憾的是“人民公仆”们却骑在主人头上屙屎。 “文革”中被“批深、批透、批臭”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光宗耀祖的法宝,是中国基层社会赖以存在的锦囊。一种学说生命力长久,不仅反映在上层社会接受的多寡,更关注在广大普通民众心目中的认可程度,儒家学术之所以历经千年不衰,主要在于它已为社会所认可、接受,成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一,中国传统的基层社会 所谓“中国传统的基层社会”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以“乡约”制、“乡里”制、“保甲”制等为代表的建制性组织。 (2),以“宗族”这种非建制性的组织。 中国资金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的国家,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的基层民众极为繁杂,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统治极为关键。儒家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教化的方式,在某些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功效。 二,儒家的教化思想 儒家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伦理道德型的政治学说。儒家学说首先hi一种政治学说,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河国家的治理问题。如何治理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 (1),法律形式的治理:就是通过法律强制社会成员服从人为制定的规范,以强制手段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对民众的管制。 (2),道德式的治理:就是通过发挥人固有的道德价值来调节人与人、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从而利用自律式的自觉行为实现对国家的治理。这种方式,正式儒家实现对国家治理的理念。,儒家具有极为丰富的“教化”思想,比较鲜明的体现在孔、孟的思想之中。 (一),孔子的教化思想的内容: (1),重“仁”:“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圣人是很难实现的,孔子曾经概叹:圣人吾未之见之矣”。其实,孔子现实中的理想人格是仁人,而非圣人,“仁人”虽要求很高,但并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孔子曾说:“吾欲仁,斯仁至矣”。当然、要达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经过修养,忠、孝、悌、信、惠、宽恕等既即是;环还要学文通礼。所以,这些既是修养的科目,也是教化的内容。 (2),德主刑辅:孔子主张在实际的政治中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他曾经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统治者用政令和刑罚手段治理人民,虽然可以使人不敢犯罪,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犯罪的可耻;如果硬道德感化并加强礼教,老百姓就会感到犯罪可耻而愿意从心底里服从。 (二),孟子的教化思想内容:: 人性本善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这就为“教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说:“恻忍之心,人皆有之;羞恶自己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恻忍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教之五伦,”;孟子从“仁政”出发,在统治方式上,重视道德教化作用。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能做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也很注重礼义,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 (三),“教化”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之一, 尤其是对缺乏教育的广大人民——社会下层人民,更是显得重要。“教化”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教化”机制把道德原则、行为规范、价值评价标准渗透到人的观念、行为、习俗、思维方式和情感之中。由于“道德”和“政治”的高度重合,所以人们接受道德教化,也就是接受政治教育,接受和践行道德规范时,也就在接受政治规范的约束。 三,儒家对基层社会的教化 儒家对基层社会的教化是既为广泛、全面的,涵盖面广,非三言两语所能叙述,下面暑举及例: (一),在建制性基层组织中的教化 (1),乡老的教化:中国是一个极为尊重老人的国家,古代社会皇帝还要常常赏赐高寿老人爵位等级,赏赐衣帛等。在社会生活中,老人也有一定的威望,德高望重的老人往往是最后的决策者。“乡里之”、“乡约制”等建性的基层组织中往往有“老人”、“三老”等职务。“老人”做为年尊、德才和名望的象征,在乡里社会中起着模范作用,甚至成为乡里社会风尚的楷模。 乡老对民众的教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A),身先百姓、为乡里之表率:汉武帝曾说:“乡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 (B),通过在乡里社会树立典型,从而形成人们争相效仿的社会风气。入 汉朝时 乡老对农民进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避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B),乡约的教化:北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陕西蓝田吕大临和吕大防兄弟创立了《吕式乡约》,为设乡约制始。“乡约”一般设在乡里,由乡里“约正”,“约讲”负责,“约正”多由德高望重这担任,没面目的在于对广大农民进行教化。“约讲”有一定的程序,“每乡宜设一‘讲约所’,或合乡共讲,或就宽大寺院庵观,亦可每村每族具宜专设,或就村之寺宇、族之祠堂,但须洁净可奉龙牌,宽敞可容听众”。“每讲读毕,约讲与在事人及首领绅衿长老各举某人行某孝行,某弟作某善事,拯救某人患难,州恤某人疾苦、或妇人女子某为节,某为烈,俱要实迹,公同共载劝善薄内”。“如某人行某忤逆不孝,某人行某悖乱不悌,作某恶事,欺凌某人,抢占某人财物,及奸宄不法事,俱要实迹,公同共载 究恶薄内。 (C)文化建制:比如乡饮酒礼,通过这一方式来达到维护封建礼教的目的,势力尊老敬贤的社会风气。此外,乡里中还建有义学,礼学等,一遍化导乡民,移风易俗。 (二),在宗族中的教化 (1),族谱:张载摄设想重建宗族制度,以为“管慑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不立,则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旦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宗法不立,既死,遂族散,其家不传......如此则家且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把明谱系、立宗子法做为收族,官僚之家造就世臣形成世族的手段,从而管慑天下,改变风俗以保护国家。 (2),家范:即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它是旧时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或族长贤达为族人所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在传统的伦理之上,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 (3),为了不让子孙后代败坏家业,灭绝宗嗣;为了使家族昌盛不衰,“家范”在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子孙后代有种种约束合限制,比如劝学、全孝、劝农、戒淫、戒斗、戒杀、戒赌等。 比如《颜氏家训》、《治家》将了治家诸多要素,如“父慈子孝”、“爱护典藉”、“不信巫”,等。《慕贤》讲礼教贤哲,《劝学》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止足》教以少欲知足,谦让冲损。其实在宋代以后的家谱中专门有一节讲族规,族约、就属于“家范”性质。 又比如《洪氏宗谱》的原谱祖训共有六条:第一条为“谕族人”:“子必孝亲,弟必敬兄,幼必顺长,卑必承。处宗族以和敬为先。凡我族人,尚其勉诸”。后加《续训》十一条:忠君、爱亲,隆师、教子、友兄弟、和夫妇、睦族党、友正人,敦忠厚、戒淫奢、择学术。 (4),儒学对基层社会的教化实际上是儒学的社会普及。实践证明,儒学的教化是有一定功效的。当然,儒学的社会教化是极为深远而广泛的,以上讲这些,仅仅是擷取若干侧面而已。 当今为什么全社会道德沦丧到突破底线?为什么贪腐累打不绝反而前赴后继?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没有达到如此地步、为和?难道这和“批孔批儒”不误关系?
|